《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是200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主要內容有:室內外計算參數、采暖、通風、空氣調節、制冷、自動控制和消聲與隔振等。
內容簡介
本規范是根據原國家建委(81)建發設字第546號文的通知要求,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負責主編,具體由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會同國內有關設計、科研和高等院校等17個單位,對原《工業企業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設計規范》TJ19-75(試行)進行修訂而成的。
在修訂過程中,修訂組進行了比較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總結了國內實踐經驗,吸取了近年來有關的科研成果,查閱了國內外大量資料,借鑒了國外同類技術中符合我國實際的內容,多次征求了全國各有關單位以及香港地區的意見,對其中一些重要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和反復討論,最后召開了全國審查會議,會同各有關部門共同審查定稿。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室內外計算參數
第一節室內空氣計算參數
第二節室外空氣計算參數
第三節夏季太陽輻射照度
第三章采暖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二節熱負荷
第三節散熱器采暖
第四節熱水輻射采暖
第五節燃氣紅外線輻射采暖
第六節熱風采暖及熱空氣幕
第七節電采暖
第八節采暖管道
第九節熱水集中采暖分戶熱計量
第四章通風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二節自然通風
第三節隔熱降溫
第四節機械通風
第五節除塵與凈化
第六節防火與防爆
第七節設備、風管及其他
第五章空氣調節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二節負荷計算
第三節系統設計
第四節氣流組織
第五節空氣處理
第六章制冷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二節壓縮式制冷
第三節熱力制冷
第四節機房設計、設備布置及其他
第七章自動控制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二節檢測、聯鎖與信號顯示
第三節自動調節與控制
第四節制冷裝置的自動保護與控制
第八章消聲與隔振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二節消聲與隔聲
第三節隔振
附錄一名詞解釋
附錄二室外氣象參數
附錄三室外計算溫度的簡化統計方法
附錄四夏季太陽總輻射照度
附錄五夏季透過標準窗玻璃的太陽輻射照度
附錄六夏季空氣調節大氣透明度分布圖
附錄七加熱由門窗縫隙滲入室內的冷空氣的耗熱量
附錄八滲透冷空氣量的朝向修正系數n值
附錄九自然通風的計算
附錄十系統式局部送風的計算
附錄十一除塵風管的最小風速
附錄十二法定計量單位與飛用非法定計量單位換算表
附錄十三本規范用詞說明
附加說明
附:條文說明
規范廢止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019-2003 民用建筑部分經修訂后成為《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736-2012 [2] ,已于2012年10月1日正式實施,原《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019-2003 中民用建筑部分隨即廢止。《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019-2003 中工業建筑部分經修訂后成為《工業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15 [3] 已于2016年2月1日正式實施。
目前《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019-2003 已經廢止,相關內容以《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736-2012及《工業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15為準。
最新版《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下載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主要內容有:室內外計算參數、采暖、通風、空氣調節、制冷、自動控制和消聲與隔振等。目前的版本為GB 50019-2003,且已經廢止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主要內容有:室內外計算參數、采暖、通風、空氣調節、制冷、自動控制和消聲與隔振等。目前的版本為GB 50019-2003,且已經廢止,最新版相關內容以《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736-2012及《工業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15為準。
《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736-2012規范系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08年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制訂、修訂計劃(第一批)>的通知》(建標[2008]102號)的要求,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編制完成的。
本規范在編制過程中,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最后經審查定稿。
本規范共分11章和10個附錄,主要技術內容是:總則、術語、室內空氣設計參數、室外設計計算參數、供暖、通風、空氣調節、冷源與熱源、檢測與監控、消聲與隔振、絕熱與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