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空氣能熱泵是煤改電項目最優秀的采暖設備?有這幾點就夠了
冬季采暖帶給了環境污染治理很大的壓力,各方也在尋求最清潔、最環保、最節能的采暖設備,以此來減輕冬季霧霾的環境問題。隨著“煤改電”項目的持續進行,環保節能的空氣能熱泵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并且受到廣大人民的青睞。同為清潔能源的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能源中,空氣能為何能夠脫穎而出,成為環保高效的采暖設備呢?
空氣能熱泵的原理
空氣能熱泵是一種利用少量電能來驅動壓縮機工作,獲取空氣中的低溫熱量,通過壓縮機轉化為可使用的高溫熱量,又經過冷凝器(蒸發器)用熱交換的方式把熱量轉移到水中,再通過水管的傳遞,最后把熱量傳遞到室內,完成室內溫度的提升。其中所使用的變頻技術、噴氣增焓技術以及二次壓縮技術等,使其能夠從空氣中獲取3-4倍以上的熱量運輸到室內,從而形成高效的換熱能力、抗低溫能力以及節能的能力。
空氣能熱泵的優勢
舒適性
空氣能熱泵的舒適性可以體現在制冷和制熱兩方面。
制冷時,由于采用水作為室內熱量傳遞的媒介,水具有很強的惰性,在熱量的儲存能力上更強,同時熱泵主機將水的溫度降到12℃-15℃,再從風機盤管的風口吹出來,相比氟系統空調出風口7℃-10℃溫度更高,吹出的風更加柔和,不會有刺骨的感覺,同時對室內的濕度影響較小,舒適性上遠超氟系統空調。
制熱時,室內的制熱末端有風機盤管、地暖和暖氣片三種。目前,地暖是所有采暖方式中舒適度最高的,作為空氣能熱泵末端也是最多的,地暖的盤管均勻地鋪設在房間地板下,熱量從腳下開始向上傳遞升溫,符合中醫所講人體“溫足而涼頂”的身體熱量循環,而地面還有很好的儲熱能力,房間里面溫差也比較小,可預防小孩爬在地上著涼,也可預防老人風濕關節炎等疾病,舒適性高于空調熱風從高而低的出風方式。在使用的時候,還能地暖和風機盤管同時開啟,加快地暖達到房間溫度的時間性。
適應性
空氣能熱泵分為常溫型和低溫型,在冬季溫度-5℃以上的地區可使用常溫型空氣能熱泵,在冬季溫度-25℃以上的地區可使用低溫型空氣能熱泵,這已經能夠適應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溫度環境,部分空氣能還能在-30℃的低溫下運行,我們稱之為超低溫型空氣能熱泵。注意:使用R22冷媒的空氣能熱泵主機可將熱水加熱到55℃,使用R410a冷媒的空氣能熱泵主機可將熱水加熱到60℃,使用CO2冷媒的空氣能熱泵主機可將熱水加熱到90℃。
空氣能熱泵對能源的要求比較低,有水有電就能正常運行,水力資源和電力資源在我國比較豐富,絕大多數地區都通電了,相比偏遠的農村地區以及沒有通天然氣的地區,空氣能熱泵能應用的范圍更加廣泛,而且能夠承受冬季極寒的地區。
安全性
天然氣采暖設備具有高效的制熱能力,不過天然氣燃燒不充分以及出現燃氣泄漏等問題,都容易帶來一氧化碳和燃氣中毒的風險,危及人身安全;電采暖是清潔能源,也容易出現漏電帶來的觸電和火災風險等風險;太陽能采暖也是清潔能源,但是受到天氣的影響,陰雨天氣、風雪天氣、霜凍天氣等冬季光照條件不好時,太陽能的制熱效果也就不好了;風能、水能以及地熱能前期投入的代價太大,家庭使用過于奢侈,而且安裝條件受限。而空氣能熱泵通電的主機在室外,工作時水電分離,在室內都是水在循環,避免了氟利昂中毒的風險,也避免了觸電的風險,還避免燃氣中毒的風險,安全性超高。
環保性
空氣能熱泵在運行過程中只用到電能(可再生資源),不會排出任何粉塵和有害氣體,不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也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大量投入使用可以減輕冬季霧霾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節能性
空氣能熱泵的節能性非常高效,在低溫環境也能持續高效的從空氣中吸收余熱,而且只需要消耗少量的電能就能驅動壓縮機工作,消耗1度電就能獲取3份以上熱量,相比直接電加熱可以節省2/3的電能,相比燃氣采暖也能節省1/2的采暖費用,何況天然氣是不可再生資源,儲量越來越少,開采和運輸難度越來越高,價格也在日益遞增,而且天然氣有著階梯氣價,使用越多價格也越貴。
壽命
空氣能熱泵有著三種制熱末端,其中地暖的壽命最長,可達50年以上,熱泵主機在保養維護較好的前提下也能使用15年以上,勝過很多的冬季采暖設備,而且可以作為一機三用(地暖、中央空調、熱水)的設備主機,在作為空調制冷設備時,可以與其他熱泵主機任意替換(室內機也是通用的),方便以后熱泵主機的升級、設備維修和更換,以延長系統的使用壽命,而氟系統空調的主機和室內機都是相對應的,經多年之后,設備升級或是出現故障,就無法對主機和室內機進行替換,只能整套空調系統報廢,再重新安裝。
總結
各種冬季采暖設備都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要多種優勢結合才能獲得大眾的信賴與支持,例如空氣能熱泵有著舒適、穩定、節能、環保、安全、壽命長以及適用性廣等特點,才能在眾多采暖設備中脫穎而出,成為“煤改電”項目的主力軍,同時受到集中供暖和分戶供暖用戶的支持與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