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能熱泵和空調都能制冷和制熱,為何“煤改電”青睞空氣能呢?

空調是我們熟知的電器,可以夏季制冷和冬季制熱,而空氣能熱泵也有夏季制冷和冬季制熱的能力,但是價格遠高于空調,設備安裝更加復雜。空氣能熱泵和空調都屬于環保節能的設備,為何“煤改電”項目推進中對空氣能熱泵更加青睞呢?

空氣能熱泵和空調都能制冷和制熱,為何“煤改電”青睞空氣能呢?-空氣能熱泵廠家

使用對象不同

空調是為制冷而出現的,主要使用在有制冷需求的地方,空調的主要能力是制冷,輔助能力是制熱,因此大多數空調的制熱能力比較差,為了提高制熱性能,在空調中還增加了電輔熱功能,但在冬季溫度零下10多度的地區,空調室外機已經無法正常制熱了,僅僅依靠室內機的電輔熱滿足不了房間的制熱需求。

空氣能熱泵是為制熱而出現的,主要使用在有制熱需求的地方,空氣能熱泵在空調的基礎上改進了很多技術(改進變頻技術,還增加了噴氣增焓技術),設計時主要考慮了制熱的能力,制冷的能力自然非常好,在冬季正常制熱的時候,不需要電輔熱來輔助制熱,依靠室外主機還能在零下25℃的溫度下為室內提供足夠的制熱量。

制熱的形式差異

空調主要是通過風機盤管進行制冷和制熱。氟系統空調通過氟利昂形態的變化來實現室內的升溫和降溫,水系統空調通過水在風機盤管中散熱和吸熱來實現室內的升溫和降溫,兩種形式的空調都是通過風機盤管對室內的熱量進行改變,從而改變室內的溫度環境。在制冷的時候,由于冷空氣下沉,房間可以得到舒適的降溫效果,然而在制熱的時候,由于熱空氣上浮,房間制熱的速度變慢,制熱的效果也會變差,熱空氣由上向下傳遞舒適度也不高。

空氣能熱泵是從水系統空調發展而來的,熱量傳輸的媒介是水,因此室內可以連接風機盤管、地暖或者暖氣片。風機盤管可以作為制冷和制熱的末端,地暖或者暖氣片可以作為制熱的末端,在制冷的時候,風機盤管與普通空調一樣可以達到很好的制冷效果,但在舒適度上會更高一點,畢竟水系統風機盤管的出風更加柔和,溫差更小。然而在制熱的時候,風機盤管只是選擇之一,地暖或者暖氣片在制熱的舒適度上遠高于風機盤管,熱量由低向高傳遞,溫度也更加均勻,效果上符合溫足而涼頂的人體熱循環,并且制熱時不會發出噪音,不會揚塵,對房間濕度影響也比較小。

功能的差異

空調的功能比較單一,只能制冷和制熱,而空氣能熱泵不僅可以制冷和制熱,還可以為家庭、為學校、為工廠、為洗浴中心、為游泳池等場所提供生活熱水,也可以做農業烘干和污泥烘干等用途。

技術上的比較

普通空調都是由蒸發器、冷凝器、壓縮機和節流裝置構成,空氣能熱泵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噴氣增焓技術,實現單一系統從雙系統的改變,能夠承受更低的室外溫度環境,常溫下可以達到300%以上的熱效率。低溫型空氣能熱泵可以在零下25℃的環境下正常運行,還能達到200%的熱效率,因此適用于北方冬季的低溫環境,而且相比電采暖可省費用75%,相比燃氣采暖可省費用30%-50%。
空氣能熱泵的化霜能力更強,通過增加水容量來達到快速化霜以及節省化霜時間的能力,可以保證室內制熱系統的穩定可靠運行,還能減少室內溫度的波動,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適性。普通空調的化霜完全依靠空調主機進行,當室外溫度低的時候,空調主機就沒有更多的熱量供應到室內,因而造成空調制熱能力不足。

壽命上的比較

普通空調的設計壽命為8-12年,而空氣能熱泵的設計壽命為15年。空氣能熱泵采用專用壓縮機,耐壓、耐溫和加工精度方面均在空調壓縮機上有著數量級的提高,再結合變頻技術,大大延長了使用壽命。而且空氣能熱泵的主機具有通用性,不會受到更新換代的技術限制,不同品牌之間也能相互替換使用,只要定期進行保養,使用壽命還能增長。

控制上的比較

普通空調只有兩次熱交換,室外機與室外空氣進行第一次熱交換,室內機與室內空氣進行第二次熱交換,而空氣能熱泵多了一次氟利昂與水進行的熱交換,相比空調的毛細管節流精度與溫度控制,空氣能熱泵溫度控制會更加地精確和穩定。

總結

同樣作為節能環保的制冷和制熱設備,在環境溫度適應上、在制熱和制冷的舒適度上、在節能性上、在使用的壽命上、在應用的技術上以及調節的控制上空氣能熱泵比空調更有優勢,因此才能在“煤改電”中發揮重要作用。不過,空氣能熱泵的在安裝問題上體型更大一些,會比普通空調安裝更復雜一些,在造價成本上也會比普通空調更高一點,但是隨著用戶對舒適性、節能性、環保性、穩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要求更高了,空氣能熱泵受到更多家庭用戶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