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面烘干工藝:本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有,什么是掛面?掛面的加工工藝步驟,空氣能掛面烘干工藝以及智恩空氣能熱泵掛面烘干機廠家直銷熱線:13506835683。
掛面百科
掛面是一種細若發絲、潔白光韌,并且耐存、耐煮的手工面食,有圓而細的,也有寬而扁的,主要品種有普通掛面、花色掛面、手工掛面等;按輔料的品種分有雞蛋掛面、西紅柿掛面、菠菜掛面、胡蘿卜掛面、海帶掛面、賴氨酸掛面等。目前,掛面已形成主食型、風味型、營養型、保健型等共同發展的格局。掛面因口感好、食用方便、價格低、易于貯存,一直是人們喜愛的主要面食之一。
掛面是以小麥粉添加鹽、堿、水經懸掛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長度的干面條 。
掛面由精制面粉制成,不含防腐劑及添加劑,營養成份得到了有效保留。掛面之所以可以長期存放,是因為它通過干燥脫水的過程,沒有水分,保存時間自然長。
掛面加工工藝步驟
掛面加工工藝流程
原輔料預處理→和面→熟化→壓片→切條→濕切面→干燥→切斷→計量→包裝→檢驗→成品掛面 。
①和面 和面操作要求“四定”,即:面粉、食鹽、回機面頭和其他輔料要按比例定量添加;加水量應根據面粉的濕面筋含量確定,一般為25%~32%,面團含水量不低于31%;加水溫度宜控制在30℃左右;和面時間15分鐘,冬季宜長,夏季較短。和面結束時,面團呈松散的小顆粒狀,手握可成團,輕輕揉搓能松散復原,且斷面有層次感。和面設備以臥式直線攪拌器和臥式曲線攪拌器效果較好。近年來,國外已出現先進的真空和面機,但價格昂貴。
②熟化 采用圓盤式熟化機或臥式單軸熟化機對面團進行熟化、貯料和分料,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要求
面團的溫度、水分不能與和面后相差過大。生產實踐證明,在面團復合之后進行第二次熟化,效果較明顯,國內外已有廠家采用。
③壓片 一般采用復合壓延和異徑輥軋的方式進行,技術參數如下:
壓延倍數:初壓面片厚度通常不低于4~5毫米,復合前相加厚度為8~10毫米,末道面片為1毫米以下,以保證壓延倍數為8~10倍,使面片緊實、光潔。
軋輥線速:為保證面條的質量和產量,末道軋輥的線速以30~35米/分鐘為宜。
軋片道數和壓延比:軋片道數以6~7道為好,各道軋輥較理想的壓延比依次為50%、40%、30%、25%、15%和10%.
軋輥直徑:合理的壓片方法是異徑輥軋,其輥徑安排為復合階段,∮240毫米、∮240毫米、∮300毫米;壓延階段,∮240毫米、∮180毫米、∮150毫米、∮120毫米、∮90毫米。
④切條 切條成型由面刀完成,面刀的加工精度和安裝使用往往與面條出現毛刺、疙瘩、扭曲、并條及寬、厚不一致等缺陷有關。面刀有整體式和組合式,形狀多為方形,基本規格分為1.0、1.5、2.0、3.0、6.0毫米五種。目前,國內已開發出圓形或橢圓形面刀,解決了條型單一的問題。面刀下方設有切斷刀,作用是將濕面條橫向切斷,其轉速可以根據每桿濕掛面的長度調節。
⑤干燥 掛面干燥是整個生產線中投資最多、技術性最強的工序,與產品質量和生產成本有極為重要的關系。生產中發生的酥面、潮面、酸面等現象,都是由于干燥設備和技術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必須予以高度的重視。
現行掛面干燥工藝一般分為三類,即:
高溫快速干燥法:這種方法是我國的傳統工藝,最高干燥溫度為50℃左右,距離為25~30米,時間約2~2.5小時。具有投資小、干燥快等優點。缺點是溫濕度難以控制、產品質量不穩定、容易產生酥面等,已逐漸被其他方法取代。
低溫慢速干燥法:是20世紀80年代從日本引進的掛面烘干法,最高干燥溫度不超過35℃,距離為400米左右,時間長達7~8小時。此法的特點是模仿自然干燥,生產穩定,產品質量可靠。不足之處是投資大、干燥成本高、維修麻煩等,僅適于一些大中型廠使用。
中溫中速干燥法:針對高溫快速法和低溫慢速法的優點和不足,我國于20世紀80-90年代研究成功了中溫中速干燥法。這種方法具有投資較少、耗能低、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好的特點,已在國內推廣。
中溫中速法適于多排直行和單排回行烘干房使用,前者運行長度宜在40~50米,后者回行長度宜在200米左右,烘干時間均大約4小時。
⑥切斷 一般采用圓盤式切面機和往復式切刀。前者傳動系統簡單,生產效率高,但整齊度較差,斷損較多;后者整齊度好、斷損少、效率稍低、傳動裝置較復雜。
⑦計量、包裝 傳統的圓筒形紙包裝仍廣泛采用人工,這種方法較難實現機械化。新型的塑料
密封包裝已實現自動計量包裝,主要在引進設備的廠家中使用,是今后發展的方向。
⑧面頭處理 濕面頭應即時回入和面機或熟化機中。干面頭可采用浸泡或粉碎法處理,然后返回和面機。半干面頭一般采用浸泡法,或晾干后與干面頭一起粉碎。浸泡法效果好,采用較廣泛,但易發酸變質。粉碎法要求面頭粉細度與面粉相同,且回機量不超過15%。少數廠家采用打漿機,使干面頭受到粉碎和浸泡雙重作用,效果很好,且較衛生。
掛面烘干工藝
掛面干燥方法有自然干燥和烘房干燥兩種。
一、自然干燥:就是在風和日暖(氣溫不低于20℃)相對濕度 60%一 80%的地區或季節,將濕面條掛在掛桿上,自然風干。由于烘干時間長,因此產品質量好且不易出現酥面。我國民間多用此法。
二、烘房干燥可分為四個階段:
①冷風定條階段:剛進入烘房內的濕面條長度一般在1.4m左右,水分含量大,易因自重拉伸而造成斷條。所以,這個階段的任務是除去濕面條表層的一部分水分,以固定其組織,增加強度。此階段,濕面條中的水分均屬自由水,易靠蒸發作用去除,所以此階段采用加強空氣流動的辦法來促進水分蒸發。此階段控制室溫為 20-30℃,強通風,時間為30分鐘,水分由 32%~35%下降為 27%~28%。
②保濕出汗階段:此階段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面條內部溫度,以便加快水分由內向外的轉移速度。若只采取高溫,又會加大表面汽化速度,所以此階段在適當提高溫度的同時采用較高的相對濕度,限制表面汽化同時提高內部水分轉移速度。此階段溫度為35~45℃,相對濕度 75 %一 85%,運行時間30分鐘,水分由 27%一 28%下降為 25%。
③保濕出汗階段:此階段后,面條內部溫度升高,內部水分轉移與表面汽化基本 平衡,因此此時可升高溫度、降低濕度,保證水分的大量去除。此階段溫度為 45~50t,相對濕度 55%一 60%,時間為90分鐘,水分由25%下降至16%一17%。
④升溫降濕階段:掛面經前幾個干燥階段后,面條中大部分水分已被去除,此時面條本身溫度較高,故此階段主要目的是降低面溫,利用余熱蒸發少量水分z此階段應注意降溫速度,一般以2-3min降低1℃最為合理。時間為90分鐘。
智恩空氣能熱泵掛面烘干機
熱泵掛面烘干機的系統組成:1、熱泵烘干機加熱除濕機組。2、保溫箱體部件。3、熱風循環部件。4、智能控制部件等。
某掛面廠,每天烘干20噸,烘干時間4小時。根據客戶需要,配置4臺14P的熱泵烘干機和2臺12P的熱泵烘干機,滿足掛面烘干需求。運用熱泵烘干機烘干的掛面,不僅不會出現掛面斷裂的現象,縮短烘干時間,大大降低了烘干房的運行成本,而且掛面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